本网讯(钟心怡 周娜)为提高2025届军训教官的安全意识和急救能力,掌握应对突发状况的技能,湖南女子学院学生教官集训队于2025年7月10日邀请红十字会专业医疗团队走进校园,为2025级新生军训预备教官开展了一场生动实用的包扎救护和心肺复苏(CPR)培训活动。从理论讲解到实操演练,集训队员们在医生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救命技能”,让2025级新生军训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活动伊始,红十字会专业医生讲师通过课件,向同学们讲解了多种类型的包扎救护及心肺复苏的黄金4分钟、适用场景和操作要点。“在近心端压迫止血”“心脏骤停后,大脑缺氧超过4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及时、正确的心肺复苏能大幅提高患者生存率。”
在工伤预防培训课程中,授课老师紧扣自训队夏季高温训练痛点,以中暑先兆症状为切入点,敲响安全警钟。“头晕、乏力、大量出汗等早期信号不容忽视,延误处理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老师结合临床案例,系统讲解中暑分级应对策略。通过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切实提升了自训队在高温环境下的自我防护与应急处置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医护人员利用人体模型进行现场演示。医生跪在模型旁,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规范的动作为同学们树立了标准。
最后是队员们的技能实践考核,队员们在医生指导下轮流上场操作。“手臂要伸直、按压速度再快一点!”医护人员耐心纠正细节。同学首次尝试后满头大汗:“看起来简单,做起来真不容易!但想到紧急情况真的发生,一秒钟都不能耽误。”
培训结束后,所有学员均参加了严格的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技能测试。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由长沙市红十字会(或相关授权机构)颁发的“心肺复苏(CPR+AED)”培训证书。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次培训还结合军训场地的实际环境和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暑、晕厥、扭伤、擦伤、低血糖等军训常见伤病的识别、预防和应急处置要点,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
此次在暑期集训期间举办的应急救护专项培训,是湖南女子学院新学期深化健康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它不仅有效普及了急救知识,显著提升了广大师生尤其是军训骨干力量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切实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安全感与幸福感,也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军训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图:自训队宣传部 责任审核人:刘利华)
- 上一篇:校领导深入训练场看望...
- 下一篇:第七届学生教官自训队...